標題:

什麼是“3x+1問題”?

發問:

有冇人知咩係 “3x+1”問題 知ge唔該詳細解釋

最佳解答:

免費註冊體驗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考拉茲猜想,又稱為3n+1猜想、角谷猜想、哈塞猜想、烏拉姆猜想或敘拉古猜想,是指對於每一個正整數,如果它是奇數,則對它乘3再加1,如果它是偶數,則對它除以2,如此循環,最終都能夠得到1。 圖片參考: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math/5/d/4/5d41c8f8231c1912b419b0632c762e3c.png 例如取一個數字 n = 6,根據上述數式,得出 6→3→10→5→16→8→4→2→1 。考拉茲猜想稱,任何正整數,經過上述計算步驟後,最終都會得到 1 。 也可以叫「奇偶歸一猜想」。 以下是這個猜想的電腦代碼。它會在答案得到1時停下來,以避免作4→2→1這個無限循環。 def collatz(n) print n if n.odd? and n > 1 collatz(3n + 1) else if n.even? collatz(n / 2) 在1930年代,德國漢堡大學的學生考拉茲,曾經研究過這個猜想,因而得名。在1960年,日本人角谷靜夫也研究過這個猜想。但這猜想到目前,仍沒有任何進展。 保羅·艾狄胥就曾稱,數學上尚未為此類問題提供答案。他並稱會替找出答案的人獎賞500元。 目前已經有分散式計算在進行驗證。到2005年8月2日,已驗證正整數到 6 × 258 = 1,729,382,256,910,270,464,也仍未有找到例外的情況。但是這並不能夠證明對於任何大小的數,這猜想都能成立。 有的數學家認為,該猜想任何程度的解決都是現代數學的一大進步,將開闢全新的領域。目前也有部分數學家和數學愛好者,在進行關於「負數的3x+1」、「5x+1」、「7x+1」等種種考拉茲猜想的變化形命題的研究。

其他解答:

此數列必然或進入 1-4-2 循環。這就是俗稱的 3x+1 問題,學名是 Collatz 問題。而按照上述規則產生的數列,稱為 Collatz 數列。 所謂 1-4-2 循環,就是說如果某個 xk = 1,則按照規則 xk+1 = 3*xk+1 = 4,然後按照規則 xk+2 = xk+1/2 = 2,然後按照規則 xk+3 = xk+2/2 = 1,然後按照規則 xk+4 就又是 4,然後又是 2,然後又是 1,如此循環不已。 因為只要有某個 xk = 1,就會進入 1-4-2 循環,所以我們只要遇到第一個 1 就該停止計算,否則再算下去也沒什麼意義。如果我們把規則訂成 在第一次遇到 xk = 1 時停止產生 Collatz 數列 那麼 3x+1 問題又可以改編成: 不論 x0 是什麼正整數,Collatz 數列一定會停下來 我相信絕大部分的讀者都感到疑惑:真的是這樣嗎?直覺上實在很難想像為什麼上述產生 Collatz 數列的程序一定會停下來?我們利用 Matlab 來實驗看看。 為了害怕萬一它永遠不停下來 (無窮迴圈) 就麻煩了,所以我們固定讓它只迭代 1000 次,也就是最多只產生到 x1000 而已;如果在 x1000 之前就遇到 xk=1 就提早停下來。讓我們先試試看,若 x0 = 3 會怎樣?紅色數目字代表指令的編號,不是指令的一部分。 1 x = 3; 2 for n=1:1000 3 if (rem(x,2) == 1) 4 x = 3*x+1 5 else 6 x = x/2 7 end 8 pause(1); 9 if (x == 1) 10 break; 11 end 12 end以上程式可以直接寫在 Matlab 介面內,但是最好寫成一個腳本程式。在 1 我們設定 x0,然後在 2 -- 12 之間我們依序產生 x1, x2, ... 最多到 x1000。而 3 -- 7 就是按照規則決定新的 xn,其中 3 中的 rem(x,2) 是 x 被 2 除的餘數 (remainder),也就是說「若 x 是奇數」的意思。我們故意在 4 和 6 的指令結束後不加分號,讓 Matlab 把計算結果輸出在螢幕上,以便觀察。在 8 我們要 Matlab 暫停 (pause) 1 秒鐘,好讓我們有時間看看計算的結果是什麼。接著 9 -- 11 就是標準的 if-break 技術:如果有某個 xn=1,那就不必再繼續下去了。 break 的意思就是離開包含這個 if 指令的 for 迴圈。 為了讓讀者方便剪貼上述程式到 Matlab 工作環境之中,以下我要取消那些紅色的編號。順便,我要再簡化 3:因為 rem(x,2) 的結果不是 0 就是 1,而 Matlab 本來就把 0 視為 FALSE、非 0 視為 TRUE。因此如果 x 是奇數,則 rem(x,2) 必然為 TRUE;如果 x 是偶數,則 rem(x,2) 必然為 FALSE。所以 if(rem(x,2) == 1) 這句話是「脫了褲子放屁」:多此一舉,只要寫 if(rem(x,2)) 就足夠表達「若 x 是奇數」這個意思了。簡化後的程式如下: x = 3; for n=1:1000 if (rem(x,2)) x = 3*x+1 else x = x/2 end pause(1); if (x == 1) break; end end 現在,請您剪貼程式到 Matlab 環境中,試試看,由 x0=3 所產生的 Collatz 數列是 3, 10, 5, 16, 8, 4, 2, 1 讀者可以自行修改 x0 的值 (也就是程式的第一列),試試看您能不能發現一個會使得 Collatz 數列在 1000 項以內還沒出現 1 的 x0? (不要來問我答案) 習題 定義 Collatz 數列的「長度」為使得 xk=1 的最小 k。令 x0 取值 3, 4, ..., 15,哪一個 x0 導致的 Collatz 數列最長?有多長? (您可能要適度修改這一節展示的程式,讓它可以顯示 Collatz 數列的「長度」。)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pjzhf9 的頭像
    jpjzhf9

    jpjzhf9的部落格

    jpjzhf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